如何為患者求診名醫減輕異地奔波之苦?嘉興“名醫到嘉”工程為市民開辟了一條捷徑:把長三角名醫請到家門口,面對面問診、就地操刀手術,至今已與70家長三角優質醫療機構合作,柔性引進知名醫療專家549位,服務百姓110萬人次。近日,隨著“名醫到嘉”工程全面升級,又有一批上海知名醫院和嘉興本地醫院“聯姻”,從本月起,嘉興市級醫院每天將有長三角名醫現場坐診,其中五個??茖⑾刃袑崿F每天有上海專家來嘉坐診。
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一體化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醫療是關乎民生、緊系民心的大事。多年來,名醫大院多集中在大城市、一線城市,許多疑難雜癥患者難以在本地得到有效醫治,即便千里迢迢異地求診,也難免遭遇大醫院“人滿為患”、專家門診“一號難求”的窘境,成為群眾看病的一大痛點。當前,隨著社會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老百姓普遍希望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對包括名醫專家在內的區域高質量醫療資源互通共享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與周邊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相比,作為地級市的嘉興在醫療資源上并無優勢,但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這一優勢,以“名醫到嘉”工程巧引“活水”,變患者跑腿為專家跑腿,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長三角名醫,免除了異地奔波之苦,節約了求醫問藥成本,特別是對那些行動不便、就醫困難的疑難雜癥患者來說,更有雪中送炭之效。同時,相關探索和嘗試也為長三角地區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互通共享,增進民生福祉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積累了經驗。站在這一角度,“名醫到嘉”值得點贊。
俗話說,藥品好不好,關鍵看療效。對于“名醫到嘉”工程,群眾在拍手點贊之余,也更看重其實際效果。外地名醫是否會有問必答、不厭其煩?能否像對待身邊病人那樣對待異地病人?說白了,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的當下,邀請名醫專家坐診并不難,難的是名醫專家真正“融”為本地醫療資源的一部分。為了把“名醫到嘉”工程辦實辦好,嘉興不僅注重“物”的增量,更看重“治”的變革,有效破解醫療資源互通共享中的“形聚神散”問題。一方面,瞄準滬杭一流醫院,強化精準對接,柔性引進知名醫療專家,定期來嘉興坐診、會診和手術,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不僅在各大醫院設立長三角名醫館,而且每周公布“名醫到嘉”出診時間表,每月科學分析群眾需求,動態調整合作專家??茣r間和頻次,確保民有所呼、醫有所應。一言以蔽之,通過制度建設補短板、創新供給強弱項、拓寬路徑提質量,做到不僅“名醫到嘉”更能“服務到嘉”“療效到嘉”,讓群眾在早見效、多受益中提升獲得感和滿意度。
群眾獲得感是發展的“試金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群眾更幸福,其成效也要由群眾來檢驗。找準群眾的痛點、難點,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名醫到嘉”讓市民求醫更簡單,讓患者更有尊嚴,也讓嘉興在與長三角高水平醫院的聯動中進一步補齊民生短板,擦亮“健康在嘉”民生優享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