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宋韻文化”?如何認識“宋韻文化”?
5月19日下午,余新鎮“漁里文化”四季講壇正式開講,首期邀請到了浙江省社會科學院二級研究院原副院長、浙江大學教授陳野圍繞“宋韻文化的認識維度、內涵例解和精神特質”進行專題講座。


陳野教授認為,對宋韻文化的認識,要以全領域的視角,跳出文學藝術看宋韻文化;要以全地域的視角,跳出杭州、浙江看宋韻文化;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視角,跳出兩宋統治地域看宋韻文化;要以同時期不同區域的橫向比較,跳出中國看宋韻文化;要以長時段的縱向比較,跳出兩宋時期看宋韻文化。
“我們提倡在認識研究宋韻文化中的‘跳出’維度,是為更全面、更系統、更立體地研究宋韻文化的內涵特征、歷史地位、精神標識;更科學、更準確、更深刻地提煉其中蘊含的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精神?!标愐敖淌谡f到。
最后,她從“基于華夏認同的民族精神”、“基于家國情懷的愛國精神”“基于海外交往的開放精神”“基于多元包容的創造精神”“基于探索求真的科學精神”“基于社會關切的人文精神”六個方面總結了宋韻文化的精神實質。



一首首詩詞,一幅幅名畫,一個個歷史人物,在陳野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述中,在場聽眾對“宋韻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余新地域內宋韻遺存豐富,舉辦講座的余新鎮漁里未來社區筒倉藝術中心旁就是建于宋代的塔塘橋。塔塘橋也是嘉興城南海鹽塘上南堰橋以南的第一座橋。隨著講座的深入,歷史與現實在這里交匯。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今年,余新鎮啟動了“漁里文化”溯源傳承工程,深挖地域文化,溯源“漁里文化”的根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此項工程包括建立一個文化顧問團隊、邀請一批學者入駐、編纂一本文化書籍、組織一系列調研活動、開設一個文化講壇、形成一套文化課程、開展一系列文化報道的“七個一”活動。
“既要保護、傳承,更要創新、創造,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的因子,煥發新的活力?!庇嘈骆傸h委委員倪云鈺介紹,“漁里文化”四季講壇便是“漁里文化”溯源傳承工程中一項重要的內容,講壇將隨著時序的演進,分期邀請知名文化學者,開展兼具學術性與科普性的文化講座,推動余新鎮文化事業發展,加強“漁里文化”的輻射范圍。講壇首期聚焦宋韻,旨在更好地挖掘、盤活余新的“宋韻文化”資源,讓宋韻的旋律在余新大地唱響。